2)第九十一章 典农都尉_三国之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卤豆腐味道就大变,不但香味十足,口感也是滑溜爽口。

  这不当众人放下酒盅,开始举箸吃菜之时,表情一下子就丰富了起来,开始大伙还以为自己口感有误,显得有些矜持,当郑玄开口称赞之时,众人方才认识到自己的口感竟然是真实的。

  “子扬,老夫年过花甲,各式珍馐尝尽不少,但却没有一家的豆腐能够有如此美味的,此等美味,比之任何珍馐亦丝毫不让矣。”郑玄放下手中的竹箸,连连点头赞道:“仅从一道小小的菜肴,足以看出子子扬的行事,可谓是另辟曲径,行事独特,子扬之才,老朽学究五十年亦不如啊。”

  “康成先生缪赞了。”韩烈谦恭的一笑,道:“诸位喜欢就好,来,我在敬诸位一盅,今日尔等皆是吾之上宾,无需拘礼,尽兴就好。”

  “将军请。”国渊孙乾等人纷纷举盅道。

  虽然只是一顿简单的宴会,但却是吃的宾主尽欢。

  饭后,韩烈让担任亲兵队军司马的徐盛,负责安排众人在县衙安排众人住下,至于郑玄其余的弟子,这会则被王豹派人去了书院安置。

  为了迎接郑玄的到来,王豹已经在多日前,把利城城南最大的一片宅院征收下来,用来作为书院办学地址,占地百亩的学院,足以容纳三千学子,分成三重院落。

  第一重为初级班,既是是启蒙教育,招收八岁至十二岁的孩童,中级班为少年班,分别招收十二岁至十六岁的少年,少年班分为文武班,即可以选择学文或学武。

  高级班不分年龄,只要通过测试的弟子都可以进入学习一年以上,就可以良才录用,从文从武皆可。

  韩烈的打算就是先期招募三千学子,不过前期显然主要还是孩童和少年弟子,但相信有个三五年时间,就能诞生一大批有用的基层或者中层人才。

  但这其中的开支也十分庞大,王凌给韩烈算了一下帐,说三千学子的费用付出,甚至超过三千兵马,对于韩烈这个举动,起初王豹和王凌都有些不大赞同的。

  二人都是世家弟子出身,尤其是王凌更是世族子弟,对于花费大笔金钱,去培养平民子弟,在他看来显然是一种损己利人之事。

  不过经过韩烈一番说服之后,二人也意识到这座书院前期虽然投资巨大,但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韩烈口中描绘的摇篮。

  下午,韩烈带着国渊等一干人,在城中各处视察起了民情,让这些士子亲身感受一下利城眼下的氛围,郑玄由于年纪大,一路奔波之后,有些疲惫,则留在县衙休息。

  眼下利城可谓是人满为患,但街道之上却并没有多少闲人,眼下正是春夏交际时节,移民的百姓要么忙着开荒,要么忙着种植庄稼,要么建设自己的房舍,反正随处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团结一致,众志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