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岁月的痕迹_重生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发色看上去也就四十岁光景。

  这两种标志不同年龄的特征出现在同一人的身上,总会让人感到别扭。

  若不是当面问人年龄不够礼貌,顾峰此时应该已经问出口了。

  “韦教授今年四十岁整,虽然刚刚评上教授,但在其二十八岁博士毕业后留任江大起在考古研究方面就有多项重大成果,因此在学术界声名显赫。

  你们能把他请来,找出证据应该十拿九稳。”

  说话的人是林宇。

  对于他认识韦清明一事,顾峰和高峰已然淡定。

  他们早已看出林宇对江城的风物和人物的了解,远在普通江城人之上。

  所以,他就算认识随便哪个路人,两人都不会觉得有不对的地方。

  虽然他们两人对林宇为何对江城如此了解心存疑问,但这疑问在多次试探无果后也胎死腹中,得等某个适合的机会才会复活。

  他们不奇怪,韦清明却觉得奇怪。

  作为教授,求知欲是他研究工作的根本动力。

  “你怎么知道我的?你也是干考古的?”

  “我这人平日喜欢看书,曾经看过您的专访。”

  “哦,原来是这样!”

  韦清明的智慧并未用于丰富他对谎言的辨别能力,林宇的话虽然在顾峰和高峰二人看来漏洞百出,但韦清明丝毫没有怀疑。

  “开始吧!”

  顾峰怕再晚些下令,韦清明会被林宇耍得一根白头发都剩不下,便赶紧让找证据的行动正式开始。

  林宇动也未动,将手中的洛阳铲递到韦清明的眼前。

  这动作看上去并不怎么尊重,但韦清明没有在意。

  他拿起洛阳铲把铲头的部分放在面前,通过观察、嗅探、触摸等多种感官探究后,又将洛阳铲还给林宇:

  “江大的内湖是人工湖,所以湖水周边土壤环境与别处不同。

  这片淤泥地除最下面一层硬质土壤外,全都是由一层一层的淤泥堆积而成。

  一层淤泥被覆盖后,被覆盖的淤泥很快就会干涸,一些留在淤泥表面的痕迹会被固化下来。

  所以刚刚你们让我来之前提到的淤泥保留三个月前证据的假设是成立的。

  我会通过洛阳铲测出的土壤分层情况列出一组数据,你们按我给的数据挖掘这片淤泥,就能把三个月前的淤泥层挖出来。”

  韦清明说到做到,他一点教授架子都没有,就地蹲下,让林宇竖着洛阳铲给他做参考,自己则找来纸笔和卷尺开始研究工作。

  林宇并未喊累,就这般举着铲子,眼睛盯着韦清明手中的笔出神。

  顾峰和高峰很少见到这般严肃的学术研究情景,显得手足无措,他们有些不知该把手脚放在何处才能不显得和“科学”格格不入。

  韦清明算了半小时,林宇举铲举了半小时,两人一个付出体力,一个付出脑力,配合无间。

  当韦清明停笔时,他并没有立刻公布自己算出的结果,反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