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4 #_帝王之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数。学棋不太需要家境,只要是有天赋棋院就包吃喝,于是穷人孩子就特别多。这些寒门棋手,就会疯狂的争夺参加六弈的名额,毕竟只要是进入循环圈,不但能直接升七段,更有不菲的赏金。

  看起来六弈进入循环圈是二十四个名额,但大邺的规矩是,一个棋手最多可以参加六弈中的三场。许多寒门棋手,一个人就会占了三个循环圈的名额,导致实际名额更少。

  只是进入循环圈的预选赛是纯粹看胜负厮杀的,于是年轻的时候进入不了循环圈,老了之后基本就别想了。与预选赛上,年轻人的一片压倒优势截然相反,循环圈内却不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如果你是个棋院预选赛事上来的年轻人,自打进入循环圈,棋圣战前的十二人对战开始之前,你的名次就基本已经定下了。

  棋界的老者、棋圣、国士们会看你的家世、师从和水平,稍微测试一番,给你定下了前途。是下一届就被淘汰?还是有幸排到甲乙两组各自的第三第四名?而真的天降英才,亦或是家中长辈是棋圣、出身显赫棋院对此有所求,就很可能将他捧到向前一届棋圣挑战的位置上。

  但是不可能让他赢了的。

  真正能替换掉前一届棋圣的,都是棋界内熬了够久、生徒满门,或是四处受到爱戴、人脉密布的老者。熬够了,大家评定评定,前一届就会选择一局体面的下法退赛,而这位老人就成了新棋圣。

  这些彼此都很熟悉的棋界老者们,下起来都很规矩。不是棋面有规矩,那多无趣,六弈要是没人看了,他们也就没了名声和财力。说的是,一步步照着早早规划好的“惊险棋谱”来,规规矩矩的下棋,规规矩矩的演得意或艰难。

  年轻人进了循环圈也是这个道理。

  定好了跟每一个人的输赢和下法,定好了自己的排名,进了循环圈,要做的只有演和等了。

  这样的规则下,有件小事儿,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又恶心进了肝里。就是诸位老棋手已经想不出来特别精妙、惊险的棋局来了,于是他们会自己和年轻棋手对弈,让年轻棋手赢了他之后,在真正比赛的时候,将棋谱对调。

  老者下的是活力满满,惊险刺激的棋,年轻棋手则将老者之前平庸的表现套在自己身上。

  到后来行道内老者,虽然教棋的水平不错,对弈已经是相当的庸手了。

  他们已经下不出来和年轻棋手惊险刺激你来我往的棋了,就从棋院内再找人来与年轻棋手对弈,然后对调谱面,让循环圈中的新人下输的棋面,赢得棋面则交给老人来下。

  美名曰:虽然你不能夺取胜利的头衔,但至少你下出的这手棋有机会让世人感叹,你可以从他们口中知道自己的评价啊。

  然而每个棋手都看着自己的套路被别人使用,赢了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