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3 滚动进攻_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级指挥机关。

  最后战役的结果是想要吃掉鳖军师的钢七军反而被蜂拥而来的鳖军部队包围,战役以鳖军取胜告终。

  这样的事情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就是鳖军士气高昂,战士作战意志坚决,基层指战员水平也十分的高超,即使和上级指挥机关失去了联络也能准确判明状况率领身边的战士继续作战。

  毕竟当时的鳖军不间断的打了十二年仗,指战员和基层战斗骨干都是百战精兵,而他们的对手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没得比。

  后来鳖军在某半岛上遭遇美利坚合众国的美国大兵,才终于感受到棋逢对手的感觉。

  如果俄军都像这个被包围的鳖军师这样,那林有德估计就要头疼了,不过现在的俄军部队肯定没有这样的战斗意志和技战术水平,也许少数近卫军部队可能会一直负隅顽抗,但大部分俄军会在发现自己已经被孤立和包围之后迅速失去战斗**和能力。

  那些一直负隅顽抗的部队,会遭到后续部队的重点照顾,被优势兵力和火力逐个歼灭。而在大多数地段,波状攻势的第二波部队会源源不断的从前锋打开的缺口涌入敌人的控制区。

  这些部队组成的攻击箭头会持续不断的向纵身发展,一直推进到他们因为自身的状况无法继续推进位置。

  俄军不会有后撤重整防线的机会,由装甲兵和装甲猎兵(也就是摩托化步兵)组成的洪流会把俄军所有试图组织第二道防线的企图都消灭。这就是林有德的滚动进攻理论的精髓,相比较于装甲部队数量稀少并且全军摩托化程度不高时他照搬过来的闪电战理论,现在这种滚动进攻,更能发挥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已经全面摩托化的德军的优势。

  在西线对付英军的时候,林有德还不确定这种战法会不会凑效,所以只是有限度的试用,目的更多的在于验证战法理论。为了保证西线的战事不会因为新理论不管用而变得糟糕,林有德从法国取道阿登林地发动的进攻依然是按照装甲突击理论来组织。

  现在林有德完全弃置了装甲突击理论,让整个b集团军群在宽达一百五十公里的战役正面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滚动攻势,超过八十万部队组成的攻击波正隆隆的杀向俄国乌克兰第二方面军。

  林有德有些遗憾,自己没有办法亲眼看到自己的装甲集群隆隆向前的场面,如果是即时战略游戏,这时候肯定会有过场动画什么的,但现在林有德只能面对着地图,看着参谋们不断的调整一个个兵牌标志。

  说实话,这稍微有些无聊。

  但现在林有德又不好离开地图室,这么重要的攻势,他必须做出一种自己十分关心的姿态。他站在这里也就只有做姿态这一个用途了,波茨坦的参谋部没有指挥前线部队的职能,它只是一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