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奇怪的传染途径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顾性研究显示多学科诊疗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诊疗效率,减少病死率。对于经药物、内镜和介入治疗仍不能止血的患者,条件允许可考虑行手术探查治疗。

  肝癌发病原因好理解、也可以预防。大部分病例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过度饮酒造成。

  肝脏的痛感神经不敏感,所以肝癌早期一般没有特异性的症状,生活中也就容易忽略。等出现疼痛、腹胀、乏力、黄疸等时,多已是中晚期,80%的患者已无法接受手术治疗。

  除了肝癌自身隐蔽性较强外,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以为只要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肝脏就不会有问题,更不会长肿瘤,其实不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官,既有分泌功能,又有合成功能。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重要指标,其中胆红素反映分泌功能是否正常,白蛋白指标反映合成功能,转氨酶则反映肝细胞是否受损。通过这三个指标,基本上可以明确肝功能受损情况,却难以筛查肿瘤的存在。因为肝脏是一个代偿能力特别强的器官,正常人切掉70%甚至80%的肝脏后,依然能够维持生命。肿瘤患者初期,肝功能不会出现明显的损坏,所以通过肝功检查一般难以早期发现肿瘤。“但这并不代表这项检查没有意义,关键要看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宋天强说,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服药或大量饮酒,肝脏有可能出现弥漫性损害,还是要进行肝功检查,对肝病进行及时的干预,以免逐渐恶化成肝癌;可如果打算用肝功来早筛肝癌,就基本上没什么作用。

  现阶段,针对肝癌的早期筛查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B超,通常来说1厘米以上的肝脏肿瘤都可以通过超声发现;二是检验肿瘤标志物,如果标志物中的指标出现异常,则提示有癌症发生的可能。对于有肝炎病史、酗酒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史等肝癌高危人群,最好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肿瘤筛查,非高危人群也应每年进行一次肿瘤筛查。

  在所有癌症中,肝癌的致病因素相对明确,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80%以上的肝癌患者都患有病毒性肝炎。但很多人患有病毒性肝炎却不自知,往往是诊断为肝癌后才发现其病史,因此,应加强个人对肝炎的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肝炎,早期无明显的肝损伤,无法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问题,还应进行相应病毒的病原学检测,比如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等,才能明确是否患过肝炎。

  发现乙型肝炎(肝癌重要原因)

  BaruchBlumberg第一次从血液中分离出乙型肝炎(HBV)病毒。虽然人们一直怀疑HBV与肝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