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有是有,但是没必要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该是微丝蚴自带鞘膜,阻隔了染色剂进入体内。”

  “我当然知道鞘膜可以阻断染色剂。”

  林志行马上反驳道:“可是早上做离心浓集的时候,用的吉萨姆染色却是能染上的。因为上次染色比较模糊,所以萨拉这次特意换用了新的染色剂,就是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谁知最后会弄成这样......”

  染色剂是很普通的化工产品,一般混过实验室的自己就能制备。

  在国内,染色剂染不上色是基本不可能发生的问题。但在现在林志行在非洲,工业能力极其落后,各项产品几乎都是靠进口。数量短缺不说,长时间运输就有可能出现意外。

  也实在是当地出了太多的问题,逼着人往最坏的结果去想。

  没有成像技术的老式显微镜、随便就用坏了的高倍镜头、缺乏足够的寄生虫抗体检测......现在轮到了染色剂,似乎听上去也没有什么不妥。

  “可这是新来的染色剂吧?怎么就坏了?”

  “是啊,染色剂出问题无非影响染色效果,没听说过会造成失效的。”

  祁镜叹了口气:“制备吉萨姆需要甲醇,沸点只有60多度,又兼具了挥发性和强吸水性,确实稳定性不足。不过非洲最高气温记录也没超过60,而且现在也不是雨季,空气干得不行,我觉得染色剂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听了祁镜的解释,林志行也觉得有点道理,连忙问道:“那是什么问题?”

  “问题应该出在离心浓集上。”祁镜解释道,“离心浓集是有一定几率破坏微丝蚴鞘膜的。之前没了鞘膜,染色自然会成功。而这次用的厚薄血膜片,鞘膜被完整保留了下来。”

  林志行想到了鞘膜,但却没想到离心浓集可能造成的后果。

  “就算知道了染色无效的原因,也没法改变染色无效的事实。”老张这时插了句嘴,“临床上染色剂有很多,在国内还能挑挑拣拣,改用别的染色试一试。可在那个鬼地方,实在太难了。”

  “对啊,老张说得没错,林医生,还是回来吧。”

  “回国安安心心做诊疗,等康复了再回去就是了。”

  要是祁镜不在场,听了刚才这些同僚的规劝,林志行说不定就真的一狠心回国了。可刚才的分析让他清楚地认识到了祁镜的实力,只要这位年轻医生没开口,那就还有希望。

  林志行叹了口气,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祁镜身上:“先想想其他办法吧,祁医生,有没有什么染色是能穿透微丝蚴鞘膜的?”

  祁镜点点头:“有是有,但是没必要。”

  “没必要?”

  “嗯。”祁镜摊摊手说道,“已经基本明确了虫种,自然就没必要了。”

  “啊?这就明确了?”

  祁镜又点了点头,继续说到:“要是想稳妥些,再复查一遍做确诊也不是不可以。现在当地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