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_大宋超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鲲州官府也给了很多优厚条件,比如宅地很大,再比如双倍分地,晋县百姓每户百姓可以分配四顷土地,只是这里不种小麦,专门种黑豆,供应给牧场。

  优厚的条件当然能吸引很多百姓前来落户,晋县百姓已从最初的五百户增加到八百户,四千余人,基本上以种地和去鲸州伐木为生,优厚的条件,足以让百姓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晋县第一任县令正是李大寿,他也是运气好,之前被分配到鲸州,他做事很踏实,用一年半的时间,将鲸州全面勘察了一遍,虽然在鲲州建立军城的申请迟迟没有被知政堂批准,主要是担心引发辽国不满,但李大寿却因祸得福,吏部对他颇为歉疚,便将他任命为晋县的第一任县令。

  “这里就是县学!”

  李大寿指着一座刚刚落成的建筑对范宁道:“目前县学有五名教授,两百三十名学生,每个月我也要来这里给学生上课,至少每个月上三堂课。”

  教育是大宋的立国之本,在鲲州也不例外,四年前鲲州便在唐县建立了学塾和小学堂,去年唐县和汉县同时成立县学,鲲州也成立了州学,从大宋高薪聘请了数十名教授来鲲州教书,入学子弟已超过千人,今年年初又成立了女学,专门教授女童读书。

  此时晋县的县衙还没有修好,但县学已经开始运转,这是范宁对李大寿很欣赏的地方,李大寿无疑是大智若愚,他愿意在小地方吃亏,包括管理日本劳工,去鲸州勘察,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从不含糊。

  范宁在县学内走了一圈,又问道:“鲸州那边淘金情况如何?”

  去年秋天,数十名晋县年轻人跑去白龙川曹家河段淘金,和曹家的护卫士兵发生了冲突,五名年轻人被打伤,这件事引发了晋县百姓的抗议,数百名晋县百姓跑去白龙川抗议,导致曹家金田停工一个月,最后范宁亲自来调停,由于寒冬将至,双方勉强达成了协议,曹家金矿赔偿受伤者每人三百贯钱,晋县百姓也答应不再去白龙川捣乱。

  事态虽然因为寒冬到来而平息,但晋县百姓对黄金的向往还是难以抑制,这也是范宁最关心的问题,进入四月,各大金田又开始采金了,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淘金冲突?

  范宁从不指望晋县百姓会遵守去年达成的协议,反正被打伤还有赔偿,说不定晋县百姓会更加前仆后继,这就是范宁开春不久便赶来晋县视察的真正原因。

  “卑职有一个解决思路,也不知行不行?”李大寿犹豫片刻道。

  范宁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说,什么解决思路?”

  “卑职考虑,与其堵,不如疏,把百姓淘金的意愿引向别处。”

  “那你有什么具体方案吗?”

  李大寿点点头,“卑职在想,能不能停止去鲸州伐木,改为去鲸州淘金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