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5章 分道扬镳_躺赢!炮灰爹他成首辅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子弟最大的区别,可能不是天赋如何,也不是银钱是否富足,而在于见识是否开阔。

  那这份见识是从何而来?

  就像是谢修文以前读书时,能接触到的最好的人脉资源,估计就是徐山长和王翰林了。

  毕竟王翰林是王勤山的儿子,而徐山长又曾为帝师。

  他们虽然会有许多的消息来源,但是他们毕竟不在朝堂,见解方面还是会略有差异。

  而后来程景舟跟着谢修文读书,接触到的不是官宦之子便是权贵之子,对于朝堂上诸多政策的见解也都略有不同,各有见解,而这种见解,则是普通的农家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的。

  因为他不曾接触过,即便是让他发表看法,也只是最浅显的一个层面。

  比如说他能看到的会对百姓有多大的利弊,会对税收产生多大的影响。

  而像是当时的程景舟,他就会想到很多,比如说会对朝堂局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各地的实际执行又会有什么样的阻碍,能否收到预期效果等等,他甚至会考虑到这个政策一旦施行之后,未来十年大治国未有怎样的变化等等。

  这就是所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深浅便不同。

  程五郎自打进京后,在程景舟的引荐下,多与一些真正有学识有才华的文人接触,而非那些只知诗词歌赋的纯纯文人,这就会将他的视野慢慢打开,让他想问题的高度慢慢拔起来。

  与这些真正有本事的人接触越多,程五郎越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不需要别人催促,他便知道应该要用功读书,而且不仅仅是要弄懂四书五经这一类的书籍,更重要的是,让他的思想产生了变化,不能过于呆板,一味地按照书本上的教导去做事,极有可能会引来强烈的反嗜。

  程五郎的变化,便是连不懂朝政的程夫人和柳氏也都看出来了。

  她们自然是由衷地高兴。

  程家在读书方面有天赋的人实在不多,再远一些的,就是族亲了。

  这一辈中,除了程景炎中了举人,程景舟中了探花,便只有程五郎中了秀才,其它几人都不成器,所以如今已经自觉跟着长辈一起打理庶务了。

  如此这样倒也好,省得兄弟们多了凑在一起争家产了。

  而且小辈们有出息,也不会只盯着程家那点儿产业看了,就好比程景舟,他现在的进项虽然不算多,但是最重要的能积累人脉,这可是普通人花多少银钱都买不来的。

  所以,有时候可能程景舟的一封举荐信,就能帮着族人解决一个大麻烦。

  赵家骏如今每每休沐,除了外出买些必要的东西之外,基本上就是在家中读书,但是王曦梦也知道,他晚上一般都会与荷花一起胡闹。

  对此,王曦梦也没有去管,反正一个月才回来两回,自己又大着肚子,总不好让他还憋着,万一直接去外面楼子里找姑娘,再染一身脏病回来,那才叫糟了!

  有些事,一旦想开了,就会发现其实也没那么糟糕。

  就比如当初那般坚持不愿意让赵家骏纳妾的王曦梦,如今竟然也不觉得男人有妾室是一件多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