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一四章 无衣之曲(三)_战国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慷慨激扬的歌声,响彻云宵,由其是在这深夜的时候,可以传得非常远。

  在距离三国联军的秦军大营约有七八里以外的一个小山头上,火把如星,灯火通明,高原、荷华两人驻立在山顶,放眼看向秦军大营的方向,而在山坡上下,站满了汉秦联军士兵,正在齐声高唱着【无衣之曲】。

  而在山坡下,还有陆陆续续的有不少士兵在汉军的组织下,逐渐的归陇聚集,这些士兵自然都是听到【无衣之曲】以后,离开三国联军的大营,投降过来的秦兵。

  这时荷华笑道:“你又剽窃了一个古人的创意,韩信是四面楚歌,你就依葫芦画瓢,来了一个四面秦歌。不过这一招到是很有效哦,老实说在刚我还有些头疼,毕竟对阵的敌军当中还有不少秦军,不知道该怎样才好呢?你到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啊!”

  高原笑了一笑,道:“把我的这一计说成是剽窃,也未太小看我了吧,要知道山寨也是一个技术活,不过我也没有想到,这一招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原来虽然高原这一招的创意确实是来自于韩信的四面楚歌之计,但高原也清楚,自己面对的局面,和另一时空的韩信面对的局面有很大的差别,当时韩信面对的局面是:

  项羽和刘邦经过了多年的交战以后,尽管刘邦败多胜少,但由于得到大多数势力支持,实力不降反升,而年年征战,项羽严重缺粮。因此双方终于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为界限,互不侵犯。

  和约达成以后,于是项羽引兵东归,但这时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于是毁约出兵,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等势力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士气极为低落,于是在深夜里,韩信命士兵在楚营周围唱楚国民歌,使得楚军军心大乱,全军崩溃。项羽作歌告别爱姬虞姬,带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一直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而现在高原面临的局面却是:在邯郸战场上,秦齐楚三国联军正占据着一定的优势,虽然经过了连日的激战,三国联军的士气并不高,但也并不算低落,而且对手阵中不仅仅是秦军,还有相当一部份齐军、楚军,因此绝不能生搬硬套韩信的四面楚歌之计,,必须要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局面,进行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