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朕狠起来,连自己儿子也削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9章朕狠起来,连自己儿子也削

  上次宋礼上报永乐大典之事后,朱高煦将其改为洪熙大典,同时便准备重启史官在朝堂上记载之事。

  因为前朝很多皇帝就是这么干的,史官负责记下皇帝的一言一行,包括上朝的过程事情。

  但是到了老朱这里,曾经也设立了起居注,但在洪武九年十月,废掉了,然后又在洪武十四年又起用,接着后又废。

  所以老朱到底长什么样,史官根本没有留下来,明史和野记也各不同,后世基本以鞋拔脸来算。

  当然了,皇帝们不高兴用史官也是正常,因为史官会记下不好的东西,比如唐太宗也有被史官记下不好的地方,然后这位千古帝王会硬逼着史官们改。

  现在朱高煦重启史官,并打算记载下来的事情,以后都编入洪熙大典,首先要安排史官们在朝廷上记载。

  你看,今天第一天启用史官,就记下了齐王意图谋反,又行刺皇帝,皇帝仁厚放过其一家的大事。

  朱高煦此时很满意啊,便虚心的问,宋部堂有什么提议?如何改,怎么改?

  宋礼大声道:“臣建议,学习两宋。”

  朱高煦便问,两宋如何的?

  宋礼道:“宋太祖在位十六年,到他临死前,还有皇弟赵光义、赵光美、准太子赵德昭、皇子赵德芳四人都还没有来得及封王。”

  宋礼大声把宋朝的宗室制度现场说了一遍,群臣们都认真听着,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听完都是不敢相信。

  老赵家对宗室这个吊样?再想想老朱,简直自私自利。

  “始宋一朝,没有可以世袭的说法,太祖长子超德昭封为燕王,死后几个儿子都没继承,到后代已经彻底变成平民百姓。”

  “可按宋制,挑选有能力的宗室从普通官员做起(没能力的连官员都没资格),按照对朝廷的贡献和功绩,逐年提升。”

  这个贡献功绩就很难说了,宋朝多少宗室没封到王。

  “臣斗胆。”宋礼继续道:“陛下现在有三位皇子,将来或许或更多,有五个,或十个。”

  “陛下要以身作则,皇子们也得如此,不能只针对族亲。”

  “当是如此”朱高煦沉声道。

  如按照宋制,太子都是一步步封起来的,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个个封王,皇帝的兄弟肯定有没封王的。

  满朝文武听的也是不可思议。

  宋朝这宗室制度真是狠,对比起来,大伙简直要吐糟大明宗室制度。

  但大伙更震惊的是,以前大伙之前都不知道皇帝要这么弄。

  大伙都以为皇帝只是想削藩。

  但按宋礼这么说,以后连皇帝陛下自己的儿子们,也会受限,不一定个个能封王。

  宋礼又说,虽然有人封不了王,但按宋制,宗室们都可以当官,还能主政一方,成为地方军政一把手,还能在朝廷里当文官,有宋一朝,还有宗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