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四章 庸礼_圣仙王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华来。

  大多数儒生的浩然正气都是乳白色的,十分浓郁,但是吕杨的五皇浩然气虽然是白色,但是却透着五色光芒。

  吕杨打量了其他二十六位儒生,竟然有五名是女子之身,只是她们都做男子打扮,若是不仔细瞧便瞧不出来。

  还有几名秀生,年纪在十二三岁到十五岁之间,乳臭味干,看去颇为惹眼。吕杨心里叹息一声,终于明白什么是天才了。

  天才估计真是天授之才,不拘年龄之限制,多有少年成名者。吕杨自身的情况自己知道,若不是有两世见知,估计他还在吕丘县放牛打猎。原本十几岁还是少年懵懂的年纪,但是偏偏神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十几岁的天才已经智慧超卓。

  那名声赫赫的王冲身穿一件紫色儒衣,面容俊秀,虽然还有几个稚气,但是剑眉星目,显得儒雅风流之中又带几分英气。

  那王冲转头看了吕杨一眼,目光如漆,脸上看不出任何悲喜之色,似乎这人已经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无论怎么看,吕杨都比不上那王冲,年龄、面貌、家世,还有前途,听说这位王冲,是琅琊王氏的嫡子嫡孙,如今已经是太子的侍读,将来若是太子继位,则前途无量。

  吕杨如今已经十七,差了好大的年岁,而修业则处在同一个水平,因此,吕杨没有一丝优越感。

  摇摇头,将无聊的情愫挥之脑外,凝神一会,开始缓缓在书案上书写开来,也不用纸张,直接以案台作纸,浩然正气为墨。

  “庸礼”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

  吕杨一字一句,洋洋洒洒写开来。这一段乃是中庸之道,为君子之道,诚心,中正平和,中不偏,庸不易。

  吕杨笔头一转,承上启下,继续书写道:“礼者,秩序之道,人尊礼法,亦当中庸。礼过则激,矫枉则过正。礼不达则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