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医者仁心_三国之谍行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里等到您了。”

  “是文若让你来接我的?他怎么知道会在这里遇到我?”韩涛疑惑地问道。

  “是,大军前日已经开拔,向着洛阳返回。荀先生说张先生医者仁心,天下闻名,必定会星夜赶回。算时间,主公今日应该进入冀州境地。他说冀州境内,战火刚息,亭舍多数尚未恢复使用,恐无法为主公换马,所以安排我等于大路上,每隔五十里等待,专门为主公换马备用。”沈翰回答着韩涛的问题。

  韩涛内心暗自赞叹,之前与黄巾军对战,荀氏叔侄虽然没能出太多作战上的计策,但那只是他们缺少临敌经验,又或是初登战场,比较谨慎,不敢轻易献计的原因。

  最近的几次表现,尤其是这次推算之准,安排之细致,足以证明,他们绝对不愧汉末名仕的名号。

  韩涛等人迅速换马,继续前行。

  一路上,每隔五十里就有人等待,他们也是不停更换,加速前行。

  这样又行了一日,他们终于在日落时到了皇甫嵩大军的驻扎之地。

  韩涛本想安排张仲景洗漱吃饭,他却一刻也不肯休息,坚持要马上先去探看王盖的病情。

  韩涛带着张仲景来到王允的营寨,王允见韩涛如此快地请回了名医,十分惊喜。

  张仲景却不与他多言,直接上前查看着王盖的伤势,神态极为认真,完全无视周边的一切。

  片刻后,张仲景才站起身。

  韩涛赶忙上前询问着:“先生,情况如何?”

  张仲景赶忙回应着:“二位放心,伤者虽然外伤严重,但并未感染风寒,实属万幸。我会为他配制伤药,助他恢复,百日之后,当可痊愈。”

  王允听到张仲景说王盖可以治好王盖,欣喜万分,连声道谢:“多谢张神医了,我必定重金酬谢。”

  张仲景却赶忙摆手:“无需重金,使君只需抓方抓药,在下的医资只需百钱即可。”

  王允赶忙说道:“先生救我儿性命,理当重谢,怎可只付百钱?”

  “在下为人诊治,无论病情,都是百钱医资,只为能让穷苦黔首也能看得起病,从不破例,还望使君见谅。”张仲景向王允做着解释。

  听到张仲景这样说,王允也不好再劝,只能连声道谢。

  韩涛在旁听到,内心感叹张仲景医德高尚,心系苍生,想着张仲景不肯收钱,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答谢他。

  韩涛虽然博览群书,但偏偏对中医从未涉猎,就连《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也是只知其名,其他一无所知。

  想在医术上或者是送他一些后世的医书内容,也是无法做到……

  但越是这样,韩涛就越觉得过意不去,更是绞尽脑汁想着,还有什么东西作为回报。

  突然,韩涛的眼睛一亮,他想到了一样可以送给张仲景的物品。

  韩涛立即安排沈翰等骑快马去最近的县城购买了上好的丝巾回来。

  韩涛将丝巾剪成巴掌大小的方块,然后每六块叠在一起,将边缘缝合,再在两边配上布带,一只简易的“口罩”就做好了……

  韩涛做好了一批“口罩”,将其郑重地送到了张仲景的面前:“先生不肯收重金,但请务必收下此物。”

  张仲景不解地看着“口罩”,疑惑地问道:“韩县令,此为何物?有何用处?”

  韩涛教张仲景戴好,随后说道:“大兵之后,必有大疫。若有病疫发生,戴上此物,再为患者诊治,可护住口鼻,保护先生不受侵害。先生专攻伤寒病,戴上此物对防止传染亦有效果。”

  张仲景恍然,随后感激地向韩涛施礼:“有此物相护,日后我行医可方便许多,亦可救治更多病患,我替他们多谢韩县令大恩了。”

  “略尽绵力而已,先生医者仁心,才是苍生之福。”韩涛回应着张仲景的话。

  韩涛也是想起了现世出现的,想到张仲景一生都致力于“治疫”工作,于是结合“伍氏口罩”的制作方法,自创了简易“口罩”相赠,也是希望能用这微薄力量帮助他去救助更多病患……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