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 闻风而来_烽火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初六,李源大军渡过酉水后,前方便是一马平川,不到一日便尽数抵达临沅城。

  临沅城西门外,早已密密麻麻站着迎接武平大军凯旋的人影。除去守将陈礼与其他文武官员之外,更有不知哪来的四五千百姓竟也站在城外翘首以盼,这等军民和乐的场面一时间令武平军将士们纷纷动容,即使浑身疲惫,但迈开步子自是一番铿锵有力,只因心里头增添了几分护国安民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李源的骏马方才停下,临沅守将陈礼便抢先一步小跑上前,十足恭敬地双手擎住缰绳,低头大声称:“末将拜见大帅!此次我大军一举平定洞溪,全赖大帅英明神武!我大唐能有大帅如此天生将星,国朝之幸!百姓之幸!这不,末将今日出城时,全城百姓亦自发跟随,他们都想一睹大帅的尊容哩......”

  “咳咳......”李源尴尬地脸红到脖子根儿,倒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当不起这份荣耀,而是这陈礼描述的一切,在朗州有可能发生,在武平任何一处也有可能,唯独在此时的临沅城,绝不可能发生。

  缘何?只因临沅城的境况实在有些特殊。

  虽只是弹丸之地,但这座小城作为洞溪与武平交壤的必经关隘,数百年以来,一直处于中原王朝的严密控制之下,曾迁徙了大量汉人来此居住,视为抵抗酉水蛮夷的门户。

  到了楚王马殷统治湖南时,他自然也深知临沅城的重要性,于是当年康慨大方地将溪州等地交给彭氏治理后,将撤走的楚军兵马,统统移驻该城,此举等同于捏住溪州东进的咽喉,纵使情势有变亦可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但马殷的好儿子马希范却不这么想,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意气风发地与彭士愁开战,结果打了两年后,无奈地议和立柱,为彰显王德,竟主动撤走了临沅城大部分守军

  此后便是世人耳熟能详的事情了,楚国陷入兄弟争权的内乱后,南唐、南汉入局,洞溪蛮族亦趁火打劫,临沅城这座汉人栖息了数百年的城池,由于守军稀少,只得无奈地任由溪州蛮兵长驱直入。

  就如当日西征那回,李源率军第一次攻伐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城中的官吏与千余楚军,降唐、降蛮,而后再降唐,十分连贯一气呵成。本做足了康慨杀敌准备的唐军将士,入城后瞧见这些楚军个个满脸堆笑,又自觉地将盔甲兵刃堆放在面前,也只能悻悻收起杀意

  昔日李源与彭师裕结盟时,因双方都十分“默契”地没有谈论到临沅城的归属问题,又处于蜜月期,故而均没有派军驻守,直到前番田氏作乱,洞溪蛮兵方才进驻。

  这回征伐洞溪,李源早已笃定了心思,三州蛮野之地可交还彭师裕统治,但临沅城除外,今后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