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3章 原定计划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温度下,大部分物质都会气化。

  不过碳纤维并不是纯石墨,熔点没有这么高。

  碳纤维原丝会放入密封装置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一步加热到2500至3000度,并不断地施加压力。

  这一步不但能进一步去除所含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纯碳。

  还能促进纤维中的结晶碳往石墨晶体转变,将其与纤维轴方向的夹角缩小,有效提高碳纤维的弹性模量。

  这也是东丽使用高强度碳纤维,生产高模量碳纤维的方法之一。

  各个厂商、研究机构的代表从头到尾都瞪大眼睛,看着每一步的技术要点——预氧化的起始温度,温度提升的速度,预氧化的时间……

  这些可都是核心技术。

  参观结束,众人都很兴奋。

  看着这些人跃跃欲试的样子,杨东升也很高兴。

  刚回到办公室,李主任就报告,就在刚才的二十几分钟里,就有五家单位向他打听,是否可以向东升化学单独买一些碳纤维原丝?

  还有单位想跟他们成立合资企业,一起生产碳纤维。

  杨东升拿起电话,跟东升矿业北方分公司的赵副总打过去,“你按照原定计划去跟他们谈吧!”

  放下电话后,杨东升看向杨淼,“看懂了吗?”

  “嗯!”杨淼点点头。

  大规模出售原丝,合作生产碳纤维,本来就是杨东升的计划,否则他也不会带着那些人把预氧化、碳化、石墨化等步骤详细看一遍。

  东升化学的更多原丝生产线,已经在建设中了,仅一期工程就可以生产2000吨原丝。

  在碳纤维生产中,原丝的成本占整个碳纤维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也是碳纤维生产中最难的一步。

  杨东升刚才根本没带那些人看。

  从一开始,他的计划就是仿照东升重工的模式。

  他们只生产部分碳纤维,然后大量出售原丝,聚集一堆企业围绕他们做需要高额投资的下游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出售预氧化炉、炭化炉、铺丝机等设备。

  这个市场就算他们不做,东丽也肯定会做。

  前世中国量产T300级碳纤维后,东丽不但向中国倾销T300碳纤维,还向中国大量倾销原丝。

  国内一下子涌现出了一大堆没有原丝生产能力的碳纤维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在耗费巨资建立了生产线后,才发现利润都让东丽赚了,他们生产的碳纤维很多还不合格。

  这个市场与其让日本人做,不如他们自己。

  而且东丽一旦倾销碳纤维后,他们也需要盟友,分担东丽的压力。

  李主任汇报完之后,放下了一本书。

  “这是什么?”杨东升一愣。

  “这是最近出的一本关于钢铁老板奋斗的小说,很受好评!”李主任道,

  “是吗?”杨东升拿起书,随便翻了几页,就乐了。

  都九十年代末了,还找美国人买轧钢机?还说是世界最先进的。

  杨东升一开始还以为是个圈套,最后发现竟然不是。

  九十年代买轧钢设备,最起码写成德国人、日本人吧。

  还有这个让别人5000万就承包下一个年产百万吨的钢铁厂是什么意思?主角背后的“高人”还把这事做成了一个坑人的局。

  写书这人知道九十年代一个年产百万吨的钢铁厂有多赚钱吗?

  请收藏:https://m.zy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